酒店介绍
为弘扬海螺沟特色餐饮文化,在参加完由海螺沟景区党委和磨西镇政府于2003年7月组织的云南旅游考察后,“海螺沟九大碗”按照《海螺沟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磨西镇总体规划》等规划精神于2003年10月正式开始营业。
在创业初期,海螺沟九大碗就餐环境差、接待能力低下。在广泛征求多方游客意见建议后,九大碗于2004年向景区管理局提出申请改扩建房屋,景区党委政府经慎重考虑同意并支持改扩建方案。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九大碗通过多方筹措,建造起一座三楼的砖石住宿楼和两层的木架房屋,具备了能同时接待78人住宿和70人就餐的能力。2010年,为了更进一步适应甘孜州旅游发展需要,九大碗再次向景区管理局和磨西镇党委政府提交申请,将木架房改造为带电梯的5层框架结构住宿楼,扩大规模后的九大碗能同时接待120人住宿和160人就餐。住在“海螺沟九大碗”,游客能体验到西南民居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海螺沟九大碗酒店http://d.lotour.com/03093559/)。
海螺沟九大碗在11年的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甘孜旅游发展和地方特色,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餐饮文化—“海螺沟九大碗”。“九大碗”即指在农村凡遇婚丧嫁娶、新居落成、小儿诞生、老人寿辰等大事件发生后,主人都要置办一桌丰盛的酒席来感谢亲朋好友的帮忙。“九”含吉祥之意、九九长寿、九九归一、九洲方圆,九又与酒同音,所以九大碗是喜庆、祥和、幸福、安康的象征。
海螺沟九大碗在制作过程中的选料非常讲究,主要采用天然无污染的自养生态猪、磨西老腊肉、坛子肉、新鲜山野菜等,经过蒸、焖、炖、炸、烧、炒、拌,按荤、素分别装在九个大碗,故取名为“九大碗”。在发展过程中,九大碗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创新,并根据城市与农村就餐喜好的不同,依托康巴民族饮食特色,找准城市和农村切入点,对当地的农村九大碗进行改良,一方面弘扬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又将传统菜肴奉献给天南地北的游客。海螺沟九大碗菜系有荤有素、有热有凉、有甜有咸,麻辣清淡兼备,其中雪山猪腿、龙眼肉、日照金山(当地叫圆子)、九大碗坛子肉、清汤酥肉、农村石磨凉粉、海螺腊肉、炖子肉、连渣菜等为主打菜系,主食有农家风味的玉米馍、荞面馍、坨坨洋芋、金裹银、手拉面等。吃在“海螺沟九大碗”,游客能感受到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饮食文化的相互融合。
海螺沟九大碗在菜系上不断创新,加上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宣传报道,四川电视台《吃八方栏目》曾于2013年3月26日对“海螺沟九大碗”进行重点推介(吃八方20130326新春欢乐美食行 海螺沟九大碗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8JkNyYu7Q0/)。2014年1月27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直播间》以“海螺沟的民俗盛宴--九大碗”为题进行了长达3分钟的跟踪报道和重点推荐(寻找冬季最美旅游地甘孜海螺沟 九大碗:海螺沟的民俗盛宴http://tv.cntv.cn/video/C10450/333fbc36246648ed937783b17fa9d108)。除此外,广东电视台、乐途旅游网等视讯网络也相继向游客介绍和重点推荐过海螺沟九大碗特色。
海螺沟九大碗自经营以来,紧紧围绕景区旅游发展规划,以真心服务、诚信待客为宗旨:2005年10月坚守到半夜三更就为了在路上堵车的重庆游客有吃能住、2007年7月包车到双流机场归还北京游客丢失的2万元、 2008年千方百计归还一名军官忘丢的价值2万余元的摄像机、深更半夜护送游客病员到医院、为游客提供毛衣、雨具等帮助客人排忧解难的好人好事更是举不胜举。为此,《甘孜日报》曾先后两次派记者采访,作了宣传报道。
在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下,海螺沟九大碗在今后的发展壮大进程中,将会更加注重品牌和形象,为海螺沟旅游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